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近海岸釣要掌握潮汐規律

 潮汐。潮汐與海釣的關係相當密切。俗語雲:“漲潮落潮把魚釣,平潮枯潮睡大覺。”一語道破海釣的天機。長期海釣的人對本地區的潮汐規律一般都能做到心中有數,至少也應隨身攜帶當地的潮汐表。要想在近海岸釣中獲得佳績,必須掌握潮汐規律。

  首先應掌握一日之中的潮汐變化規律。大連海域是半日一潮,潮水每12小時24分鐘漲落一次,每天滯後48分鐘。筆者一直堅持釣“三七”潮,亦即從潮漲三分時開始垂釣,到潮落七分為止。在漲潮初期要遠投,然後逐漸拉近距離;落潮時則先近後遠。

  其次是掌握一個月之中的潮汐變化規律。潮汐現象主要是由月球和太陽對地球引力的變化形成的,其中月球的引力起主導作用。每月的農曆初一或十五,地球、月球和太陽的位置在一條直線上,月亮和太陽的引潮力疊加在一起使海水漲高,出現大潮。初八或廿三時,月亮和太陽的引力相反,引潮力很小,海水漲不高也落不低,於是出現小潮。由於海水流動受到摩擦力的影響,大小潮的出現一般要滯後2~3天,故有“初三水、十八潮”的定論。即初三、十八是大潮,而初十、廿五則是小潮。

  大連海域的每月廿九~初七、十四~廿二為大汛潮(又叫活汛),其他時段為小汛潮(又叫死汛)。岸釣應在活汛期進行,特別是初三、十八前後,潮大流急,魚多好釣,常常有大魚光顧岸邊。筆者曾在大潮前後釣到過760克的六線魚、900多克的黑?,拖釣到4000多克的鱸魚。死汛期最好少釣或不釣。

  風向。風向對垂釣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。北方海域在盛行東風(包括東南風、東北風)時,不宜在岸邊垂釣,以東南風尤甚。這是因為我國位於太平洋西海岸,刮東風時,風由海面吹向陸地,此時魚到岸邊索餌,極易被海浪卷到岸邊或礁石上,故有“刮東風、魚撞頭”的說法。況且,魚類還有迎風覓食的特點,刮東風時,魚逆風而行,離岸遠去,近海岸邊幾乎無魚可釣。刮西風(包括西北風、西南風)時,情況恰好與東風相反,魚紛紛來岸邊覓食,上釣率極高。特別是有3~4級西北風的天氣最好。一句“西北風滿蔞,東南風空?”道出了風向對海釣的影響。

  水況。當海面掀起層層大浪時(大連稱之為湧浪),魚為躲避浪的衝擊,都躲到礁洞、石縫、海草等處避難,很少進食。同時由於湧浪常卷起泥沙,水質非常渾濁,能見度低,魚兒很難發現餌料,因此空鉤率極高。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拋竿施釣,釣墜在海浪中不易站穩,也易被沖進礁縫中造成掛底,損鉤斷線。當海面風平浪靜、水質清澈見底時,空氣的流動速度減慢,水中溶氧量會隨之降低,魚兒缺氧少動,垂釣效果也不會太好。另外,水質清澈,水中的浮游生物稀少,影響了海洋動物的食物鏈,魚兒不願覓食。只有當海面微風習習,水面微波蕩漾,水質較渾濁時,才是最好的垂釣水況。

  釣點。釣點的選擇對於近海岸釣的釣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海底地貌複雜,有礫石區、礁群、沙底、泥底、疆質底等等。各種魚類按照自己的生活習慣棲息在不同的海底,所以必須對施釣海域的海底地貌有所瞭解,才能正確選擇釣點。可以經常詢問當地漁民或經常在此海域岸釣的老釣友,也可自己親自實踐。

  筆者認為好釣點有以下幾處:一、疆質底、有少量礁石且海草茂盛的區域。這裏是魚類尋食、棲息和藏身的好地方。一人可以使3~4支拋竿守釣。上魚時為避免掛底,要一口氣將魚拖上岸;二、落潮時能退出100~200米的礁石群。退潮時,趕海的人會遺留一些殘沙蠶、牡蠣肉等,這些都是魚類上等的美味佳餚。漲潮時,魚會尋食而來。施釣時只要將釣餌拋到礁石群的兩側,就絕不會無功而返;三、養殖船的裝禦點。每當有漁船靠岸進行裝禦時,撒落在水中的餌料十分豐富。可持一支手竿垂釣;四、港口碼頭的堤壩。垂釣時需注意過往船隻,以防掛線損竿,最好使用一只拋竿施釣。將釣組拋入水深、有礁石的地方,這樣的水域藏魚,特別是深秋以後,魚兒躲多到深水區。

  釣餌。海釣釣餌的種類很多,沙蠶、小魚、小蝦、貝類、海蟑螂、海蜈蚣等都是上好的餌料。由於魚的種類不同,對餌料的偏好也有所差異。但對於沙蠶餌,幾乎所有的魚類都會就範,故沙蠶餌又稱海釣的萬能餌,而管沙蠶和岩沙蠶又是沙蠶餌中的極品。大連海城岸釣的魚類大多個體較小,而以小魚、小蝦、貝類肉等作餌料體積較大,不利於魚兒吞鉤。所以,近海岸釣應首選沙蠶餌。

  大多數釣友由於工作緊張沒有時間採集,都習慣到市場上購買。購買時應注意沙蠶的鮮活程度以及是否為野生。養殖沙蠶即使非常鮮活,在大連海域岸釣時也很少有魚上鉤,這其中的原因還有待於釣友們研究探討。如果有時間的話,也可以在落潮時自己到海邊的泥沙處、岩層和泥沙混雜處挖采管沙蠶、岩沙蠶或青、紅沙蠶。將采到的沙蠶用粗細適合的海沙拌勻放在一塊較厚的布上,上面再蓋些海草,放入冰箱冷藏。如幹濕程度控制好,青沙蠶可活3~4天,紅沙蠶和管沙蠶可活1周以上。筆者認為:釣餌講究鮮,不一定非要活。魚類的視力一般都較弱,覓食主要靠嗅覺,只要餌鮮味大就能發揮作用、獲得好的效果。

  筆者在岸釣時一般不用活沙蠶,幾乎全部採用醃漬沙蠶餌。這種餌分兩種類型:一是將活沙蠶帶到海邊後用鹽醃死、瀝水後使用,既保證了餌的鮮度,又使餌的腥味加大;第二種是在冰箱冷凍室裏用真空袋保存不超過半年的鹹餌,鮮度略差,效果也不錯。這種儲存的鹹餌可隨用隨取,非常方便,且比活餌戀鉤,能在水中隨海流產生動感,連續上2~3尾魚不用換餌。1999年秋季,大連市釣協在金石灘海域舉行岸釣比賽,大連市機車廠的兩位釣友就用鹹餌垂釣,結果一位取得總重冠軍,另一位取得單尾重冠軍。使用活沙蠶,如果保存方法不當常常會死亡。特別是青沙蠶,在夏秋季天氣炎熱時,即使趁早潮挖取的活餌,一上午的時間也有可能爛掉。喜歡岸釣的釣友不妨試用鹹餌,必能體會其中的妙處。
返回列表